華小就是離不開考試

小學教師說,雖然教育部自2011年起推行校本評估,但是校長和教育部官員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教師教學評估的依據,同時也設下學生必須完成的作業簿目標,導致“淡化應試教育”淪為空泛的教育方針。

小學教師說,雖然教育部自2011年起推行校本評估,但是校長和教育部官員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教師教學評估的依據,同時也設下學生必須完成的作業簿目標,導致“淡化應試教育”淪為空泛的教育方針。

因此他們對如今廢除一至三年級正式考試的“快樂學習”政策,表示不樂觀看待。

一名三年級華文科教師接受本報電訪時說,雖然教育部多年前推出校本評估及鼓勵21世紀的多元化教學,但是實際上,各校仍擺脫不了考試,導致教師的教書方式沒有改變。

“廢除考試的理念很不錯,但是華小普遍上還是要考試的,就連下午補習班都有考試,所以我認為,應該不可能做到完全沒有考試。

教師需趕作業簿進度

“校長會在會議上問為什麼這個班級的成績這麼差,然後負責的教師需要站起來解釋,這使教師很有壓力。學校也有買很多作業簿,做不完時,校方會要求教師解釋,所以教師教書除了趕課程,也趕作業簿進度。”

他說,這促使教師沒有時間以更有趣和生動的方式教學,例如要放棄讓學生進行有趣的實驗。

“雖然教育部之前說不能買作業,但是校長還是有買,學生也已經購買2019年的作業簿了。三年級華文科就有筆順、書法、每月評估作業簿和各類刊物等。”

他認為,若教師無需趕考試范圍和讓學生趕完成作業簿,便有時間進行更多與實際生活結合的多元化教學,例如帶學生到植物園參觀,學習相關詞匯,再要求學生寫一篇日記或作文。

成績須“看起來有進步”有些要求欠缺邏輯

另一名教師則說,教育部的政策看起來很不錯,但是往往在執行上出現落差,有些要求欠缺邏輯,使理念失去意義,在這方面需多加監督。

“好比課堂評估有六個等級,第一為最弱,第六為最強,但是教育部官員設下多項要求,使課堂評估失去意義。

對廢考政策不樂觀

學校接受到的指示是包括不能給學生第一等級、年終的成績必須有最少第三等級、不能讓學生一直維持同樣的等級,必須給學生“看起來有進步”的評估成績。

他說,以他執教多年的經驗來看,往往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,理論和執行會有差距,因此對教育部廢除一至三年級正式考試的政策不感到樂觀,也擔心到時會有更多作業簿或奇怪的要求。

“沒有考試後,理論上教師會有更多彈性,但實際上會如何,教育部官員會以什麼方式督促教師教學,還不知道。

“我們會在下周才回到學校開會商討新學年的事情,就看到時有沒有更明確的指示。”

他也說,學生人數過多也將影響課堂評估及快樂教學的實際執行。

參考來源
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