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「初級階段」球友的10個中肯建議

首先定義一下何謂「初級階段」:大體是指剛開始接觸桌球運動或打球時間不長的這一類人。如果再把小時候上體育課玩過球,但工作以後幾乎沒有接觸這項運動的朋友包括進來,那麼這個群體在我們周圍就相當龐大了。

1、從一開始就要規范動作

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跟教練學習是一條最省事的途徑。如果條件不允許,那麼盡可能讓你周圍的球友中動作規范的那一位來指點你。之所以我把這一條放在第一位,是希望你能牢牢記住:起步階段動作規范與否決定了此後你是走「正規」路線還是「野球」路線。

2、不要神化教練的作用

道理不多講,舉個相似例子你就明白了:同樣的老師上課,一個班幾十個學生還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呢。何況「教練」本身的水平參差不齊,對球的理解也不相同,平時打球那種體校出來的球友被「野球高手」打敗的情況並不少見。所以,每個人對球的「悟性」就顯得非常重要,記住: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。

3、多參考論壇上的帖子

每個球友都經過「初級階段」這個過程,包括論壇上的高手,所以你可以經常到論壇上看看這一方面的帖子,沿著前人的成功步伐走肯定比自己瞎摸索要省時省力。實際上我自己的大多數帖子也是針對初級階段球友的,不一定對,僅供參考。

4、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

從一開始就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,這一點很重要。我大概梳理一下,有這麼幾點:練球時養成動腳的意識、蹬腿轉腰、正手擊球快速收前臂、反手擊球外展前臂、擊球瞬間手腕相對固定等等。

5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打法

每個人的特點不同,所以不要「邯鄲學步」,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打法,比如身材苗條、腳步靈活的朋友可以選擇快攻或快弧(以快攻為主要得分手段),身軀龐大、力量充沛的朋友可以選擇弧快(以弧圈球為主要得分手段),年齡大、腿腳不便的朋友可以選擇長膠,等等。

6、「合理」選擇器材

如今的器材讓人眼花繚亂:國產的、國外知名品牌、高端的、低端的。這個階段的朋友往往會有兩個選擇:一種是因為對器材不了解,所以往往選擇成品拍(畢竟省事,花錢也不多);一種盲目跟風,追求高端器材,我見過不少球友剛開始學球就學別人整一套一兩千的拍子。我個人的觀點是:既然是「初級階段」,那麼你就得有明智的「定位」!

先說第一種情況:成品拍還分檔次呢,低端的(比如紅雙喜四星成品拍以下)基本屬於學校體育課使用或球館供偶爾來的客人隨便用用的,對於練習球感幾乎沒有幫助。至於高端的成品拍,如紅雙喜五星以上的成品拍,價格也不低呀,有這幾百元錢,我都能配一套性價比很高的球拍了,所以這一類「高端成品拍」,我個人認為性價比太低。

再說一下第二種情況:不可否認,各種知名品牌像斯帝卡、胡蝶等的高端產品確實有其獨特的技術含量在裡面,但問題是你的定位既然是「初級階段」,這類高端產品的微妙之處你如何能體會出來?

所以,「初級階段」的球友要學會明智、合理地選擇器材就顯得非常重要。

7、套膠選擇

如今雙面反膠是主流,所以我主要談談反膠的選擇,儘管現在套膠種類繁多,儘管對狂飆的褒貶不一,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狂飆類套膠依然佔據市場銷售量的榜首。而從我個人使用感受情況看,我依然是推薦狂飆三,畢竟它適合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打法需要。

8、底板選擇

和套膠一樣,如今底板的品牌也是讓人眼花繚亂,同時也是假貨、山寨漫天飛。

多做功課,選擇適合自己的底板,是非常重要的!

9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打球圈子

這樣做的好處是:一是「以球會友」,通過打球結識新朋友,二是大家共同探討,共同進步,三是給自己強加一個約束,避免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」。

10、對外多切磋交流

在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打球圈子之後,還應時不時出去打打比賽,和圈子外的朋友多切磋交流,一方面擴大自己的社交圈,結識更多的朋友,另一方面在技術交流中對方往往一句隨口而出的話就能讓你有「豁然開朗」的觸動。

以上是我結合自己的感受針對「初級階段」的球友提的十個建議,以期對這個階段的朋友有所幫助,少走彎路。

更多運動相關知識,請多多關注粉絲團「運動大聯盟」

參考來源
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