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養寵物的比例已經超越新生兒了

養寵物的「風」在縣城越刮越猛。

最近兩年,漂在北京的85後菜菜籽,每次回老家——甘肅西部的一個小城,都有很深的感觸:縣城裡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。

公園裡、大集上、社區裡,常常能看到男女老幼牽著「毛孩子」悠閒漫步的身影,與之有關的業態如雨後春筍。

今年春節,再次回到家鄉的菜菜籽發現,街面上和商場裡,出現了更多的寵物集合店、寵物美容店、寵物醫院……遛彎時,所見到的「毛孩子」的品種也顯著增加,金毛、泰迪、柯基、博美、比熊……幾乎和大城市無異。

一、寵物經濟下沉,縣城開始流行“毛孩子”

「丫頭,幫我在網路上給『鬧鬧』的小崽子買點幼犬糧,盡量選好的,快遞先寄你那兒,到時候帶回來。」春節前夕,還沒踏上歸途的菜菜籽,接到了二姨佈置的緊急任務。

菜菜籽的60後二姨已經退休,這些年一直獨居。去年剛1,500元購入一隻柴犬,取名鬧犬。其實二姨並不在乎這條低價柴犬的血統是否純正,更多是寄託自己的天倫之樂。

就在春節前夕,鬧鬧順利誕下了六隻圓滾、毛茸茸的小奶狗。這些小傢伙們一出生,就憑藉著憨態可掬的模樣,瞬間征服了二姨和一堆親友的心。

不過,看著一窩嗷待哺的小狗崽,想到線下店最近缺貨,物流最先停運大西北,沒來得及囤夠幼犬糧的“鬧鬧媽” ,心裡頓時犯了難,於是趕忙向即將回家的菜菜籽求助。

菜菜籽媽媽早有養寵物的打算,已經提前向二姨預訂了一隻小狗崽。用她的話來說,菜菜籽常年在外,養隻小狗是個伴兒,再者,退休後成天閒著,當「鏟屎官」還能活絡活絡筋骨。

在菜菜籽的家鄉,像菜菜籽的二姨、媽媽一樣,正在養寵物或是準備養寵物的老人不在少數。而在年輕人中,養寵物也變得司空見慣。這背後也是孤獨經濟的投射──縣城工作機會少,導致年輕人到外打拼,獨居和留守老年人增多;而且,年輕人的生育慾望逐漸淡薄,相比養娃,養寵更輕鬆。 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圖:作者實拍

菜菜籽的幾個老同學和堂妹堂弟,基本上家家都有寵物。微信群組裡,大家隨時隨地分享“毛孩子”的趣事和糗事:愛拍照的薩摩耶“小白”,面對鏡頭就擺POSE;愛玩水的金毛“豆豆”,一不小心栽進泥坑;愛啃紙的邊牧稱“大黃”,號“快遞拆箱專家”……

在大眾評論、小紅書、抖音等社群平台上,自動定位位置,關於寵物的話題、筆記、團購活動等,也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,而在兩年前,這類資訊非常罕見。

對於這股突如其來的養寵物熱潮,菜菜籽並不覺得特別意外。

在和發小們閒聊的過程中,菜菜籽體會到,寵物正逐漸融入縣域人的日常生活,寵主們也很捨得給「毛孩子」花錢。

例如,菜菜籽年紀最小的00後堂妹,剛工作兩年,月均收入4K左右不算多,但為寵物消費很大方。去年雙十二,她給自己的泰迪犬“茅台”屯了96元的玩具、129元的衣服、230元的尿墊、588元的純脆鴨胸肉,共計消費了1043元,趕著過年,又帶著“茅屋”做了茅璁,還專門吹了個滿茅造型,美人家斟家。

她告訴菜菜籽,“亂七八糟加​​起來,去年大概給'茅台'花了小一萬元。”

當需要幫寵物洗澡時,縣城的寵主們習慣性找專門的寵物店,這與大城市常見的在家自洗不同,問及緣由,一是不放心主人的手法,怕寵物感冒生病;二是這筆支出在縣域人看來夠貴,根據寵物體型大小,加上洗吹,一次一般百來,一年千兒八來也不算了。

而在春節期間,寵物們的消費也會同步升級。堂妹的狗友們甚至還特意準備了年夜飯,例如寵物餃子、寵物湯圓等。報告顯示,自年初以來,淘寶平台上寵物年夜飯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近60%。

菜菜籽不禁感嘆,縣域人連養寵物都這般瀟灑。

瀟灑來自實力。清華大學縣域消費市場調查報告顯示,70%的縣域居民擁有房產,58.5%的居民擁有汽車,而且有房一族中近6成沒有房貸;另據「黑蟻資本」調查數據,縣城有約40%的家庭稅前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,儲蓄率約為38%,縣城有約40%的家庭稅前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,儲蓄率約為38%,縣城有約40%的家庭稅前年收入約4%。

就拿菜菜籽的二姨和一眾堂弟堂妹來說,家家有房有車,但沒有一家是背著貸款的“房奴”、“車奴”,可以輕鬆負擔毛孩子的吃喝玩樂。

菜菜籽的二姨原來是學校領導,月退休金7K以上,又沒有其他支出,養條柴犬,每個月的固定支出也就六七百元,沒啥壓力。

總之,雖然絕對收入不高,但因為縣域家庭普遍不受車貸、房貸的長期負累,反而在寵物消費上更具底氣,也催動寵物經濟快速下沉。

二、北上廣養貓,小縣城養狗

而在整體狂飆的大勢中,貓狗的數量成長並不同步:貓貓的成長速度遠快於狗狗。

在北京的時候,菜菜籽便留意到,身邊的同事、朋友幾乎人手一隻貓,還沒有養寵物的,也傾向於選擇貓貓。

菜菜籽覺得在情理之中。這些年養寵物的細分趨勢是,養貓的人越來越多,在寵物數目上,貓已經明顯超過了狗。

根據派讀寵物產業大數據,2023年寵物貓為6,980萬隻,較2022年成長了6.8%,而寵物犬為5,175萬隻,較2022年成長了1.1%。 2024年,寵物貓的數量進一步成長至7,153萬隻,寵物犬數量為5,258萬隻,差距持續擴大。

資料來源:派讀寵物產業大數據等

然而,老家的情況卻與之大不相同:大多數家庭都熱衷於養一隻狗狗,養貓的家庭相對少見。

關於這點,從「狗市」的盛況即可管窺。

「狗市」是趁著家鄉這波養寵物的熱浪,在2023年興起的露天市集。雖名叫“狗市”,但其實販賣的動物各種各樣,貓貓、狗狗、倉鼠、鸚鵡、烏龜、兔子…

春節前夕,菜菜籽和媽媽逛了一趟人山人海的「狗市」。她觀察到,狗狗仍是「狗市」的最大看點,佔比大概在80%左右,貓貓、兔子、鸚鵡等混雜其中,相對「小眾」;寵物集合店裡,大體也保持著10狗2貓的配比。

圖:作者實拍

縣城之所以流行狗狗,也有它特別的原因。

其一,在縣城的文化習俗中,狗往往被視為忠誠、友善的象徵,代表守護和陪伴,人們對狗的接受度較高。而對於貓,有些傳統觀念可能認為它們比較神秘、高冷,甚至在個別迷信說辭中還存在妖媚、邪祟等負面印記,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養貓的意願,尤其是大量的「空巢老人」。

一位發小告訴菜菜籽,她之所以不喜歡養貓,是因為貓總讓她想起《妖貓傳》裡那個與死亡、詛咒等元素緊密相連的黑貓。

菜菜籽的媽媽則更直白:「養狗還能叫兩聲,養貓能幹哈?」這實際上折射出縣城大量「空巢老人」養寵物時一種根深蒂固的認知:養狗多少還是有點用的,能養家護院,消弒孤獨感,但養貓不能。

其二,對比北上廣,縣域居民的住房面積更大,活動空間更廣闊,為養狗提供了便利條件和環境。

就拿菜菜籽家來說,父母兩人住著近140平米的三室一廳,踏進去的第一眼就覺得十分寬敞。

在當地,50、60平米的一房或大開間極為少見,大部分房子都在100平米以上。老家人口中常說的“小套”,一般指的是低於100平米,87-100平米的兩居室。

而在北京,不論大小,只要能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,就可以算得上成功人士。

此外,縣市本身人口密度較低,空曠的區域較多,也適合遛狗。

其三,比起在北上廣打拼的“社畜”,一年四季996,隨時隨地大小班,縣域居民有更多時間遛狗。

例如菜菜籽的家鄉,年輕人以體制內工作為主,朝九晚六,到點便下班,離家又很近。同時,大西北的夏天通常晚8點半後才開始天黑,冬天天色也要到晚7點20多才漸暗,年輕人有足夠的時間讓狗狗在戶外沐浴陽光。

其四,依照菜菜籽的理解,縣城正處於寵物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,狗多貓少也是歷史客觀規律的外在呈現。

有研究表明,在早期的寵物市場中,養狗的人數大幅超過養狗的人數。

2017年寵物產業的白皮書曾證實,養狗人數佔46.1%,而養貓人數佔30%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養貓的人數迎頭趕上且漸次領先,逐漸成為首寵,到了2021年末,養貓和狗的人群數量佔比均超過50%,且養貓人群數開始超過養狗人群數。 ‍

而縣城寵物經濟,還相對處於早期,未來,貓和狗的數量也許會像北上廣一樣反轉。 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三、寵物“飛升”,帶動縣城創業潮

寵物經濟的下沉,也不知不覺改變縣城的商業格局。

以往,縣城的創業賽道主要集中在最基礎的餐飲、零售、維修、理髮等行業,大家都緊緊開飯館、賣服裝、乾汽修等,但如今,寵物經濟的崛起,讓年輕人看到了新的「恰飯」商機。

李李原本在廣州一家寵物店打工。在那裡,她系統學習了照顧寵物和教育寵物的知識,也累積了豐富的實操經驗。

這兩年縣城寵物持續增加,但像樣的服務卻不多。經過深思熟慮後,李李決定回到家鄉,在家人的支持下,於去年下半年開了一家集寵物售賣、寵物美容和寵物寄養為一體的寵物店,並透過小紅書、抖音等社交平台引流獲客。

圖:作者實拍

開幕初期,李李原以為會遇到很多困難,尤其擔心縣域人可能覺得給寵物剪毛、做護理是浪費錢。但經過三個月的經營,老家人對寵物的“富養”,徹底打消了李李的擔心。

李李告訴菜菜籽:「40、50平米的鋪面,縣城一年的房租將將2萬出頭(非中心繁華地帶),這在大城市想都不敢想,但縣城寵物項目的收費並不便宜,所以賺錢還是很有希望的。目前我的店已實現收支平衡,預計一年就能回本。」

李李給菜菜籽算了一筆賬,大城市40、50平米的鋪面月租金至少上萬,一年房租就得支出24萬,是縣城的十餘倍,但大城市寵物項目的費用一般也就是縣城的兩三倍,

比如寵護洗護套餐,廣州一次大概在160元,縣城還可遠幾十元,甚至還可遠幾十元,天數差距

縣城養寵熱的持續火爆,也使寵物醫院愈發剛需化。

在本地一家較大型寵物醫院工作的李琦向菜菜籽透露,縣城養寵物的老人居多,但懂科學餵養的很少,經常把自己的營養品拿給寵物吃,或者按照當地的飲食習性,讓寵物多吃麵條、土豆,導致碳水超標,“但只要寵物有一點小毛病,老人就很願意的,寵物醫院花大錢。

在他看來,小地方的就業生態以體制內為主,老人退休金太高,自己又經常去醫院,所以對帶寵物看醫生也習以為常,並且心底裡認為錢花得少了可能治不好,“以後的孩子學獸醫學專業有前途。”李琦調侃道。

圖:作者實拍

事實上,菜菜籽家鄉的寵物“飛升”,以及因此帶來的大量創業、就業機會,只是全國範圍內寵物經濟繁榮的一斑。

根據統計,2023年,中國寵物產業人數已突破百萬人大關,新興職業層出不窮,如寵物美容師、寵物設計師、寵物攝影師、寵物營養師、寵物減肥師、寵糧試吃員、寵物行為訓練師、寵物殯葬師、尋寵偵探、寵物派對策劃等。

天眼查專業版資料顯示,截至2025年2月3日,我國現存與寵物相關的存續企業近457.08萬家,其中,一年內新增註冊企業152.37萬餘家,平均每天新增註冊企業約4174家。

從企業年度註冊量可以看出,10年來寵物相關企業呈現遞增趨勢,並於2023年、2024年出現井噴,註冊量分別約135.9萬、152.37餘家;近兩年的增速之猛可以充分證實寵物賽道的發展態勢強勁、消費市場潛力大、競爭激烈的產業態勢。

相關上市公司也在財報中提及下沉市場的「新藍海」。例如,中寵股份在2024 年中期報告中指出,下沉市場可能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;

佩蒂股份也表示,公司的自主品牌打造、通路拓展等工作會向下沉市場延伸;天元寵物亦明確,隨著市場下沉,寵物主對寵物食品的需求增加,其寵糧業務在下沉市場有一定的成長空間,公司可能會加大在下沉市場的通路佈局和市場推廣。

今年春節,主打高性價比的京東旗下京喜自營寵物年貨,5.8元的寵物小對聯、29.9元的貓咪紅旗袍、5.5元的貓咪福氣項圈等的寵物年貨,受到下沉市場青睞。

在「毛孩子」新業態剛進入萌新期的縣城,寵物經濟的「大風」估計還能刮很久。

友站推薦 : 97速借網

借錢服務私人小額借款97線上借錢安全快速沒煩惱,快速借錢首選97速借網

想了解借錢知識線上借錢速借網當鋪 車貸等各種服務都有。

參考來源
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~